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án

颜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曹姓。颛顼之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,周武王时封于邾(今山东邹县东南)。邾国被楚国所灭,子孙以祖辈字为姓氏。二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,鲁侯伯禽之支庶食采于颜邑,其后以邑为氏。

颜姓发祥于今山东境内。先秦时已有颜姓入居河南。东汉时颜姓人散居于湖北境内。魏晋南北朝时,颜姓发展成为琅琊、鲁国郡望。隋前,颜姓入迁陕西,并有分居于福建南部及江浙等地者。唐时已有颜姓入川。北宋末年,颜姓播迁江南,南宋末,颜姓有迁两广、两湖之地者。明初颜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清初较多的颜姓入居四川,远迁云贵。康乾年间,颜姓闯关东入东北三省。如今颜姓尤以山东为多。

颜姓历史人物有颜渊,春秋末鲁国人,孔子学生。贫居陋巷,生活清苦,而不改其乐。孔子也称赞他的德行。颜延之,南朝宋诗人,世称颜光禄。少年家境贫寒,勤奋读书。进入仕途后,直言敢谏。诗与谢灵运齐名,并称颜谢。其诗重雕琢,喜用事,文辞艰深绮密。颜之推,北齐文学家。有《颜氏家训》,以传统儒家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。颜师古,唐代经学家、历史学家、训诂学家。撰《汉书注》、《急就章注》及《匡谬正俗》。颜真卿,唐代书法家。自幼学书,受家庭影响,又得张旭亲授,并师法蔡邕、王羲之、王献之、褚遂良等人,将诸家风格融会贯通,加以发展,形成独特风格。其楷书一改初唐瘦硬之风,气势庄严雄浑,行草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,人称颜体,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。

颜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三位。


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,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,后邾武公名夷父,字曰颜,《公羊传》谓之颜公,后遂为颜氏。(见《陈留风俗传》)

出琅邪,本自鲁伯禽,支庶有食采于颜邑者,因而著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▲<春秋鲁>颜之仆,孔子弟子。<北齐>颜之推,临沂人,文学家。<唐>颜真卿,万年人,书法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士吉

    读音:shì jí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士蒍之子士吉之后为士吉氏,见《世本》(6,12,17,60)。【人】 士吉射,春秋时晋大夫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

  • 羅卜

    读音:Luób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
  • 读音:sì郑公子騑,字子驷,其孙乞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▲<春秋郑>驷偃,大夫。<汉>驷钧,齐王襄舅。

  • 翁尼哩

    读音:Wēngní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翁尼里〕(180)、〔翁尼理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乌拉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

  • 读音:Ché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景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于古籍。

  • 馬徐

    读音:Mǎx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当系马、徐两单姓所合成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现代电影导演马徐维邦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罕见复姓。现代有电影导演马徐维邦。”未见其祥。

  • 斗耆

    读音:dòu qí斗伯比之孙斗耆仕晋,因氏焉。(见《英贤传》)

  • 海多

    读音:Hǎiduō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博嘎尔部落,属父系氏族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如海多.达玛儿、海多·古另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乞失迷兒

    读音:Qǐshīmíér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乞失迷儿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克实密尔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

  • 徐凌

    读音:Xúlí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为璧联姓,可能姓因集父母双方之姓而得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