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áo

【源】 ①古帝鬼騩氏之后有饶氏,见《潜夫论》(17)。②唐尧之后有尧氏,加食旁为饶氏(62)。③战国时齐大夫有食采于饶(故城在今河北饶阳东北)者,赵孝成四年拔其邑,以封其弟长安君,齐之故臣以邑为氏(17,62)。④彝(130)、满(344)、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临川、平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湖北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2省饶姓约占全国汉族饶姓人口44%。【人】 饶斌,汉时渔阳太守(9,21)。


现行较罕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、峡江,福建之清流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瑶、水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六国时齐大夫食邑于饶者。赵孝成王四年,拔其邑。以封其弟长安君,齐之故臣以邑为氏。” (按: 据 《史记·赵世家》 孝成四年惟有长平之祸。“移攻齐,取饶安”乃悼襄王四年事,“六年,封长安君以饶。” 《辨证》 所载有误。) ②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 《百家姓考略》 云: “系出媿姓,商均支子封於饶,后以国为氏。” 商均虞舜之子。当出自妫姓,而非媿姓。望出平阳、临川。

汉代有饶斌,渔阳太守; 五代吴越有饶景,淄水人; 唐代有饶京; 宋代有饶子仪; 明代有饶天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ùn【音】 又音俊(Jùn)(73)。【源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浚,春秋时卫邑,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,或以邑为氏(91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

  • 石户

    读音:shí hù居于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石户之农,不知何许人,与舜为友。(见《尚友录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居於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”

  • 公緒

    读音:Gōngxù罕见复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东汉时有公绪恭(见 《急就篇》),当为此姓之始。”

  • 堵師

    读音:Dǔsh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谱》亦载,其注云: “系春秋时郑国堵师叔的后代。”一作“覩 (睹)斯”。

  • 读音:sē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17,21,24)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(21)、福建泰宁(295)、江苏高淳(305)、台湾(64,68,261)、贵州赤水(442)、浙江镇海、嘉善、河南

  • 郭博羅

    读音:Guōbó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满族姓。清咸丰时吉林将军长顺,姓此氏。”

  • 子坊

    读音:Zǐfāng【源】 春秋时陈僖子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疑即子枋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引 《姓考》注云: “源于陈姓。‘陈僖子之后。’ 陈僖子即春秋时齐景公大夫陈乞。”(按:

  • 褐坸

    读音:Hègòu/Hoko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qi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广丰(32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诸暨(368)、萧山(209)、台湾台北(64)、内蒙古乌审旗、北京等地均

  • 渾沌

    读音:Húndùn【源】 太昊(即伏羲)之良佐浑沌之后(12,15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浑屯〕、〔浑敦〕、混沌(60,62,91)。而作〔屯浑〕(6,7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