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ǔ

鲁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封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于鲁,后鲁国被楚国灭亡,子孙以国为氏。鲜卑族中也有以鲁为姓者。

古鲁国,包括现在山东西南部及江苏沛县、安徽泗县一带。秦汉时,鲁姓向关中迁徙,东汉中期以后,向河南、安徽、江苏一带迁移繁衍。三国前后,鲁肃子孙散居江南各处。隋唐以前,鲁姓已广布江东一带。宋元时期,鲁姓入湖广。明初,鲁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河南、北京、天津、江苏、湖南等地。清中叶以前,山东鲁姓迅速发展,并有很多人闯关东到东北谋生,亦有临海之鲁姓远赴台湾,进而播迁海外。现在鲁姓尤以山东、安徽为多。

历史人物有鲁仲连,战国学者、著名辩士。他好持高节,善谋略却不肯仕宦任职,为人排忧释难而一无所取。游于赵,适逢秦兵围赵,鲁仲连曾以利害进说平原君,劝阻尊秦昭王为帝,面折辩者,使邯郸围解。鲁班,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工匠,曾创造攻城的云梯。相传曾发明了多种木制工具。鲁恭,东汉大臣。和帝时,拜《鲁诗》博士。任中牟令时,以德为治,产生很大影响。鲁肃,三国时期孙权部将,曾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。

鲁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十九位。


周公子伯禽封鲁,顷王三十四代九百余年,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望出扶风、新蔡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鲁出姬姓,周公子伯禽所封,至鲁顷公灭于楚,迁下邑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姓谱》)

▲<三国吴>鲁肃,东城人,孙权谋士。<宋>鲁宗贵,钱塘人,画家。<清>鲁超,会稽人,广东布政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珠勒

    读音:Wūzhūlè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福英之妻为乌珠勒氏(260)。

  • 异奇斤

    读音:yì qí jīn高车十二姓,有异奇斤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Huá滑姓出自姬姓,周天子将一个同姓王族分封到滑(今河南睢县西北)做伯,世称滑伯。后国灭,后人以国名为姓。滑姓历史人物有滑寿,元朝著名医学家。聪明好学,善诗文,通经史,后学医,著有《十四

  • 吐渾

    读音:Tǔhún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姓。一说即吐谷浑氏之省写(7)。一说,与吐谷浑、独狐浑、渴足浑并为四氏(7,24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

  • 格桑

    读音:Gésāng【综】藏族姓。台湾台北有此姓,原藉西藏日喀则(68,255,261)。现行藏族“姓氏”,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原为一种花的名字,藏胞常以此构造名字,称“格桑×

  • 读音:Xiè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之裔申伯,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(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南),后失爵,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唐弘文馆直学士谢偃,卫州人,本姓直勒,其祖孝敬仕北齐,改姓谢氏,

  • 戎州

    读音:Róngzhōu【源】 高阳氏时允格(相传为古帝少昊之裔)之后有戎州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未

  • 读音:Dōng【源】 见《玉篇》(60)及《海篇·直音》(15,21)。一说,原为东氏,因事加人部为氏(60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广西之永福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

  • 顏札

    读音:Yánzhā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,清光绪时国子监司业治麟,姓此氏。” (按:疑此即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满八姓旗氏“颜扎”氏。参见“颜扎”条。)

  • 夷目

    读音:Yímù【源】 春秋时宋桓公之子鱼目夷(即公子目夷,字子鱼)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3)。按:疑夷目为目夷之误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