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诗词古文>范旻生平

范旻生平介绍

范旻(936-981年),字贵参,大名府宗城人,宰相范质之子,十岁能属文。乾德中,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、太子司议郎,迁著作佐郎,转度支员外郎,判大理正事,知开封县。开宝九年,知淮南转运事。宋太祖言:今委卿以方面之重,凡除民隐、急军须之务,悉以便宜从事,无庸一一中履也。太平兴国初,召为工部郎中。钱俶献地后,以范旻为吏部考功郎中,权知两浙诸州军事。宋太宗北征太原,召为右谏议大夫、三司副使、掌吏部选事。师还,加给事中。坐受人请求擅市竹木入官,为王仁赡所发,贬房州司户,量移唐州。六年卒,年四十六。著有文集二十卷、《邕管记》三卷。>>查看范旻的诗词古文

猜你喜欢

  • 曾迈

    曾迈(一五七六—一六〇三),原名思道,字志甫。揭阳人。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(一五九七)举人。有《仙游稿》。事见清乾隆《揭阳县志》卷五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七五。

  • 周弘让

    南朝陈汝南安成人。周弘正弟。始仕不得志,隐于句容之茅山,累征不至。晚仕侯景,为中书侍郎。梁元帝承圣初,为国子祭酒。陈文帝天嘉初,以白衣领太常卿,官至光禄大夫。性简素,博学多通。有《续高士传》及文集,皆佚。

  • 张本

    (1367—1431)明山东东阿人,字致中。洪武中以国子生为江都知县。燕王兵至扬州,迎降,升知府。累进刑部侍郎。宣德初为南京兵部尚书。廉介有执持,时号穷张。尚刻少恕,录汉王高煦党,胁从者多不免。

  • 郑颢

    郑颢(817~860年),字奉正,郑州荥阳(今河南荥阳县)人。唐朝大臣,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。出身荥阳郑氏,幼而爽悟,博闻强识。会昌二年(公元842年),考中状元,累迁右拾遗。唐宣宗即位,迎娶万寿公主,拜驸马都尉,授银青光禄大夫,充任翰林学士、户部侍郎、秘书监。大中十三年,拜兵部侍郎,出任河南尹。咸通元年(860年),去世,时年四十四,追赠太师。

  • 王哲

    (1112—1170)咸阳人,道士,初名中孚,字允卿。熙宗天眷初应武举,改名德威,字世雄;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,改名,字知明,号重阳子。倜傥尚义,不拘小节,好属文,才思敏捷。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,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。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。所创教派名全真道。马丹阳、丘长春、王玉阳、郝广陵、谭处端皆其弟子。

  • 刘长卿

    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
  • 刘著

    刘著(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)字鹏南,舒州皖城(今安徽潜山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北宋宣、政年间(1111~1125)登进士第。入金任居州县甚久。年六十余,始入翰林,充修撰。后出守武遂,终于忻州刺史。皖有玉照乡,既老,号玉照老人,以示不忘其本。著善诗,与吴激常相酬答。《金史》无传,事见《中州集》卷二。词存一首。

  • 方婉仪

    方婉仪(1732~1779)一作畹仪,字仪子,生于雍正十年六月二十四日,此日据传为荷花生日,方婉仪有“我与荷花同日生”之句,故自号白莲、白莲居士,安徽歙县人。广东布政使方愿瑛孙女,国子学生方宝俭女儿。自幼跟随父亲和姑母方颂玉学习诗画。18岁嫁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为妻。家住扬州城内弥陀寺附近(今扬州市弥陀巷46号,罗聘为其起名“朱草诗林”),婚后育有二子(罗允绍、罗允赞),一女(罗芳淑)。著有《学陆集》、《白莲半格诗》。《学陆集》有婉仪自跋,《白莲半格诗》罗聘序。

  • 顾愿

    顾愿,南朝宋文人。字子恭,吴郡吴(今苏州)人。散骑侍郎渊之子。大明中,举秀才,对策称旨,擢著作佐郎,迁太子舍人。早卒。愿好学,有文辞传于当时。《宋书》本传载其所作《定命论》。

  • 陈均

    字平甫,号纯斋、云岩,兴化军莆田(今属福建)人,曾为太学生。为参知政事郑性之推重,资助其著述。博览群书,删繁撮要,以纲目休著《皇朝编年举要备要》、《中兴编年举要备要》,起宋太祖,迄孝宗。现仅存太祖至钦宗九朝,名《宋九朝编年备要》(亦名《皇朝编年纲目备要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