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痘至收靥,为毒尽将愈的证候。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:“痘至九日、十日之间,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,必发热熏蒸,此回浆之候也,俗名谓之烧浆,又谓之干浆。盖真阳运化,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。若及时回浆,当靥而不
病证名,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之一。其表现为黑眼珠呆滞。参见通睛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3卷。明·黄济之撰。刊于1535年。书名本草,实际上以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脉、因、证、治为主,前有五脏虚实、脉法、脉体升降图、经络图、十四经穴等内容。编次不同于一般临床综合性医著,辨证颇多心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藤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珍珠囊药性赋条。
指阴茎或者性机能。如“阳事不举”、“阳事衰弱”。
同阙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阙中者,肺也。”详阙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薜荔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