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。即中搭手。见该条。
医话著作。2卷,续编1卷。清·许豫和撰于1785年。本书以医话体裁,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,分析古方,辨解药性,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。全书通俗易懂,对儿科疾病证治尤多阐发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寒注候》:“人虚为寒邪所伤,又搏于阴,阴气久不泄,从外流内结积。其病之状,心腹痛而呕沫爪青,休作有时,至冬便剧,故名为寒注也。”或伴腰脊强痛、便血等。治用五野丸等方。参见九注条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龙葵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苦之别名。③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酸浆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雄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药物剂型之一。药物经过提取、精制、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灭菌溶液,装入安瓿,供皮下、肌肉、静脉注射用。具有作用迅速,给药方便,药效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,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等优点。近年各地已将中草药制成多种
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熟地黄(酒洗)八钱,糯米一撮,人参一钱,麦门冬一钱五分,天花粉三钱。为粗末,加生姜一片,大枣二枚,水煎服。治产后眼昏头晕,虚渴口干,气少脚弱。《证治准绳》亦有本方,但多炙甘草。
病名。亦有名痛痹、历节、白虎历节、风痹、白虎风者。《格致余论·痛风论》:“彼痛风者,大率因血受热,已自沸腾,其后或涉冷水,或立湿地,或扇取凉,或卧当风,寒凉外搏,热血得寒,汗浊凝涩,所以作痛,夜则痛甚
病名。感冒之一种。指感冒之呈流行性者。病情常较一般感冒为重。《类证治裁·伤风》:“时行感冒,寒热往来,伤风无汗,参苏饮、人参败毒散、神术散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时气候》:“时行病者,是春时应暖而反寒,夏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