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通经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昆秀,号璞斋,安城(今广西境内)人,精于儿科,善治痘疹,撰有《麻科活人全书》(1748年后改名《郑氏瘄科保赤金丹》或《郑氏瘄略》)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谷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将药材用湿润面粉包裹,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外皮焦黄色为度;或层层隔纸加热,以除去部分油分。如煨木香等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异授眼科》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即蜂毒,详该条。
①五脏中,脾、肺、肾三脏属阴,故称。②泛指阴盛体质之人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阴脏者,一犯寒凉则脾肾必伤,此其阳之不足。”
【介绍】:见洪兆芳条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