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风门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人之两目,至日落西之时,渐渐不见,亦系内障,俗谓之鸡蒙眼也。”即雀目。详该条。
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证名。指表虚症状和里实症状同时存在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多由卫气不足,外邪传里,胃肠积滞,痰瘀停留所致。详见表虚证、里实证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温溜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朝散大夫。
①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。临床表现为发热重、恶寒较轻、咳嗽、口渴、舌边尖红、苔微黄、脉浮数,甚则口燥、目赤、咽痛、衄血等。②病证名。①乳子中风热,表现为喘鸣肩息(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)。②风邪外感,表现
【介绍】:汉代医生兼养生家。号青牛道士。陇西(今甘肃陇西)人。善用中药及针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