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饮邪留蓄不散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:“积饮,留饮积蓄而不散也。”亦泛指痰饮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痰饮一证,其在《内经》止有积饮之说。”参见痰饮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方。蜜蜂二十一个,蛇蜕七分半,蜈蚣二条,香油四两。将药入油内,用文武火炸枯,捞去渣,入铅粉二两,桑枝急搅,候冷收贮,七日后用纸摊贴患处。治瘰疬已溃。
药物剂型之一。药物研成细末,用蜜或水、或糊、或药汁、蜂蜡等拌和,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。分别称:蜜丸、水丸、药汁丸、蜡丸等。服用方便,吸收较缓慢,药力较持久。凡药物不耐高热,难溶于水,容易挥发,毒
【介绍】:见常效先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谓眼于清晨疼痛。“因虚阳上攻,头风注目,早晨血气皆从上行,故虚阳得风火而势益盛,故(目)疼痛也”(《古今医统》)。宜养阴明目,祛风止痛,用芎散或白蒺藜散加减。
调,调节、料理之意。指产时料理产妇应注意的事项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调产者,产母临月,择稳婆,办器用,备参药。产时不可多人喧闹,二人扶身,或凭物站。心烦,用滚水调白蜜一匙,独活汤更妙,或肌服糜粥少许,勿
病名。出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生穷骨穴,即阴器之底也,色赤焮肿……。”证治同悬痈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6卷。清·吴鞠通撰于1798年。作者仿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体例,汲取明、清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,以简要的文字,分篇分条论析温病三焦辨证及治法,并自加小注。卷首为原病篇,引述《内经》有关温病条文并予以注
见《药籢启秘》。为蟾蜍皮之处方名。详该条。
指通过七窍的望诊,可以内察五脏;因五脏的精气,上达于七窍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