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端录痘疹
见仁端录条。
见仁端录条。
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神光自见证。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阴地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地机条。
出《中藏经》。即马脾风。详该条。
即泻肝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俗名麻脚瘟。指感受沙溪毒所致的病症。《医略十三·沙蜮第十二》:“其病与伤寒、温疫、霍乱、瘴气相类,但手足逆冷者是。甚至手足麻木不仁,冷过肘膝。……沙毒流行,两足先麻木,当时流俗名麻脚瘟。继之腹痛
经穴名,代号SI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太阳郄穴。位于前臂伸侧,腕后1寸,以掌向胸时,当尺骨茎突桡侧缘上方之骨缝中。另说“阳谷后一寸五分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广注);“去阳谷一寸二分,行向
药物学著作。2卷。清·何谏撰。刊于1711年。本书收载我国东南方各省的草药308种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草药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。每药分别记述药名、别名、产地、性味和主治等内容。书末附杂症验方8首。为记
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胞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