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解剖部位名称。指骨节间相接之处,即关节。又称骨髎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我国最早的一种药物学专著。简称《本草经》或《本经》。约成书于秦汉时期(一说战国时期)。本书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药物学的成就。原书早已失传,其文字则经辗转引录,仍保存于《证类本草》等书中。
病名。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。即钩吻中毒。详该条。
见黄体端《女科秘方》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分风病为三十六型,故名三十六风,包括疠风在内。
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。古称剑突为心坎骨(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一)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8卷。卷首、卷末各1卷。清·魏荔彤撰于1724年。魏氏注解《伤寒论》,除前有总论外,对六经病、瘥后劳复、霍乱等篇,亦各有总论提要钩玄。卷首并附方有执《阴阳表里图》,闵芝庆《传经论》以及作者对方
经穴别名。①出《普济方》。即太溪,见该条。②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昆仑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