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内红星舌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《医宗金鉴》卷77~78。内容除总论眼科诊法外,将眼科疾病分为内障24症,外障48症。均编成七言歌诀,附加注释,内容简明实用。
丛书名。清·米子榛辑。刊于1879年。包括《锡麟宝训》、《达生篇》、《产宝》、《福幼编》、《保婴易知录》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、《童蒙训》七种。
针具名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偏枯,身偏不用而痛,言不变,志不乱,病在分腠之间,巨针取之。”现代巨针多用不锈钢制造,形与毫针相似,针身较粗而长。用于治疗偏瘫,小儿麻痹后遗症等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胎漏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发生在皮肤上的一种不适感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本证是皮肤病多见的症状。多由风、湿、热、虫侵扰或血虚皮肤失荣所致。由风邪引起者,游走不定,甚至遍体作痒,搔破津血;因湿盛所致者,浸淫四窜,搔之滋
全舌色红,有两条纵行灰色干燥苔。见于温热病,为内热炽盛,邪结胃腑之象,证见壮热谵语、循衣摸床、神昏撮空等,急用苦寒泄热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即环颈而生破溃难敛的瘰疬。出《疡科全书》。病势凶险,多因瘰疬治疗不当而致。
《医学传灯》卷下方。沙参、葳蕤、薏苡仁、山药、石斛、黄芩、白芍药、桔梗、甘草、地骨皮、陈皮、芡实。水煎服。治秋伤于燥,内热咳嗽,肺火传于大肠而致肺燥作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