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分类名。又名经外奇穴、奇穴。指十四经穴以外的经验效穴。经外穴在《内经》中已有一些记载,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刺十指间”,“刺舌下两脉”等。后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等书记载更多,至《针灸大成》等
指急性热病传至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急下证。即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发热汗多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”“伤寒六七日,目中不了了,睛不和,无表里证,大便难,身微热者,此为实也,急下之,宜大承
药物学著作。一名《本草经解》。4卷。原题清·叶桂撰。据曹禾《医学读书志》卷下陈念祖条谓本书为“姚球撰”,后为书商易以叶桂之名。1724年(雍正2年)刊行。本书选录《神农本草经》的药物117种,其他古书
同单方。指药味不多,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。
即羊水。戴武承《女科指南集》:“养胎之水谓之胎浆。”
见《闽书》。为佛手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药鼎,见该条。
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肩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