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伤牙衄

内伤牙衄

病证名。指胃中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的牙齿出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内伤牙衄之症,身无表邪牙龈出血,一涌而上,来血甚多,此阳明牙衄之症;若身无表邪,牙龈时或出血,来血不多,久而不愈,肌肉消瘦,此少阴经牙衄之症也。”因多进膏粱厚味,或饮酒过量,嗜食辛辣炙煿,使肠胃积热,血中伏火或肾阴不足,水中之火上炎所致。肠胃积热者,治宜清胃,用升麻清胃散加酒制大黄;若阳明血热者,用犀角地黄汤加酒浸黄芩;龙火上冲者,宜用知柏肝肾丸加减。参见衄血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章表根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倒吊蜡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消论

    书名。1卷。金·刘完素撰。清·周学海注。原无刊本,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《周氏医学从书》时,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。本书对于消渴病的病因、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。

  • 鼻疮

    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五:“此证生于鼻窍内,初觉干燥疼痛,状如粟粒,甚则鼻外色红微肿,痛似火炙。由肺经壅热,上攻鼻窍,聚而不散,致成此疮。”宜清热解毒。内服黄连解毒汤加桔梗

  • 经水否涩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三。指因经水蓄聚,或产后恶露不尽,皆本冲任气虚,风冷所乘,气不能宣而成血瘀。瘀血不去,结痼成积,则令人面黄肌瘦,烦渴憎寒,腰腹重痛,经水否涩不通。治宜通经活血化瘀。方用桃

  • 足太阳经病

    即膀胱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如拨,脊痛,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,腘如结,踹(腓)如裂,是为踝厥。是主筋所生病者,痔、疟、狂、癫疾,头囟项痛,目黄、泪出,鼽衄、项、

  • 卫气不固

    即表气不固,详该条。

  • 重刻人参考

    见人参考条。

  • 痱疮

    病名。指汗泄不畅所致的一种皮肤病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八。又名疿汗疹、疿疮、痱子,由于暑湿蕴蒸,汗泄不畅所致。多见于炎夏,以小儿肥胖人易患。好发于头面、颈项、腹、背、肩、股等处。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

  • 肺病

    病名。指肺脏的各种病证。有寒热虚实之分。肺为娇脏,主皮毛,主一身之气,司呼吸,开窍于鼻,又为水之上源。多由外邪侵袭,或痰饮内聚,或肺气肺阴不足所致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肺病者,喘咳逆气,肩背痛,汗

  • 三十四号小畜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必胜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