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法著作。承淡安等编。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上的应用。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经来黄色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马先蒿,详该条。
《外科理例》方。白矾末二两,白砒末一两三钱,乳香末、没药末各三钱。先将白砒末放入泥罐内,次用矾末盖之,以炭火煅令烟尽,取出研细末,后加余药,糯米糊和为挺子,状如线香,阴干,每次一锭,放入疮内。治痔漏,
宋代医官职称。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,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。
病名。指初生儿有肉无皮的一种病症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又名溻皮疮。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,或父母患梅毒传染胎儿所致。症见患儿表皮呈片状脱落,肉色红润,如汤烫状,逐渐扩大,向四周迅速蔓延,甚则大部分皮脱
即栀子生姜豉汤,见该条。
面颊上的微窝,俗称酒窝或笑靥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扁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上、中、下三焦同现实热的病证。上焦心肺的实热,可见胸膈闷瞀,额汗出,舌干、嗌肿、喘满;中焦脾胃的实热,可见腹痛胀满,不吐不下,喘急;下焦肝肾的实热,可见大小便不通,或下利脓血。②温病气分热邪弥漫的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