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疳痢伴有腹痛,痢下白色,或青蓝色粘液的症状。治法见冷毒疳痢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官医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指十四种针刺的基本手法。见金·窦杰《针经指南》。即动、摇、进、退、搓、盘、弹、捻、循、扪、摄、按、爪、切等十四种。后世医家继承了窦氏的学说,并各有体会和发挥。如明·徐凤《针灸大全·金针赋》:“爪而切之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商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753~1830?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献廷,号九峰。丹徒(今江苏镇江附近)人,迁居浙江月湖。精研医学,游于扬州,以医名当地。1796~1820年(嘉庆年间)为皇家所征用,人称王征君,因重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肾疳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走马牙疳患者之口臭。参见走马牙疳条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指在产褥期的妇女。
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疝气穴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