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,故更衣指排解大便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痢疾的简称。《痢症三字诀》:“古名肠澼,又曰滞下,今名曰痢,以其下利而不爽也。”详痢疾条。
病证名。指产后气血两虚,风邪外乘而言。症见鼻塞声重,流清涕,自汗,恶风等。若恶露未尽,而小腹痛者宜行血理气,用《金匮》旋复花汤;若恶露已尽,小腹不痛,但头痛身热,足冷自汗,咳嗽者,治宜和营卫,黄芪建中
证名。指筋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肝痿者,筋痿也。”详筋痿条。
咽喉之俗称。详咽喉条。
证候名。燥气伤肺所致。邪在卫分,有温燥、凉燥之分。温燥主症:发热,微恶风寒,头痛,少汗,咳嗽少痰,咽干鼻燥,口渴,舌红苔白,右脉数大。治宜轻宣润燥。凉燥主症:发热、恶寒、头痛无汗,鼻塞,咽干唇燥,咳嗽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阿魏,详该条。
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,世代相传的。出身于这类医学世家的医生称为世医。
见《本草推陈》。即青蒿蠹虫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