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毫毛耸然直竖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水气内停所致的咳嗽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喘咳者,水气并于阳明,亦湿咳也;风水,不能正偃则咳,亦湿咳也;肾气腹大胫肿,喘咳身重,亦湿咳也。”可用五苓散、桂苓甘露散、白术丸,三花神佑丸等方。参
病证名。指脾不统血所致的失血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三:“脾为后天之本,三阴之首也。脾气健则元气旺,而阴自足。故血症中有脾虚者,当补脾以统其血。”伴饮食无味,不知饥饱,胸腹胀满,痰多。宜归脾汤、柔脾汤等方。参
即心气实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心气虚则悲,实则笑不休。”参见心气盛条。
出《延寿第一绅言》。古称生子为弄璋。
即拯阳理劳汤,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4卷,梁·甘之撰,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李惺庵条。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方。大黄瓜(黄色者,去瓤)一个,大黄(湿纸裹、煨至纸焦)、胡黄连、柴胡、鳖甲(醋炙黄)、芦荟、青皮、黄柏各等分。除黄瓜外为末,将黄瓜割开顶,填入药末至满,盖口敷定,慢火煨熟,面糊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