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香正痛丸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《内经》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详上竟上条。
【介绍】:见神农条。
【介绍】:见普济条。
丛书名。清·海阳竹林人辑。刊于1801年。内容为《解毒编》、《汇集经验方》、《怪疾奇方》。
见《集验简易良方》卷一。即蟾酥丸第六方,见蟾酥丸条。
病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由风毒邪热搏于血气而发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紫色胀属心经火,热甚血壅肿硬疼,舌肿满口宜针刺,血色紫重色红轻。”症见其舌紫胀肿满,疼痛强硬不语,心中烦闷等。治宜清心凉血
见《重楼玉鑰》卷上。即辛乌散,见该条。
《伤寒论》方。炙甘草二两,干姜三至四两,生附子(大者)一枚,猪胆汁半合。前三味水煎,去渣,入猪胆汁,分二次服。治霍乱吐下已断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脉微欲绝者。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沙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渴之俗称。详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