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指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所致的痹症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症见皮肤变色,皮毛枯萎,肌肉顽痹等。治宜导痹通脉,可用导痹汤、人参丸等方。②指热痹。《医宗必读·痹》:“脉痹即热痹也。”详见热痹条。③指心痹。《
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骨伤科医家。蒙古族,墨尔根氏。明天启(1616~1627)年间率先归附清室。善医伤,时白旗先锋鄂硕中矢垂毙,为其拔镞,傅良药,伤乃愈。都统武拜身被三十余矢,昏绝,令剖白驼腹,置武拜其
即天庭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五官已辨,阙庭必张。”详天庭条。
参见痘疹定论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九。即舌缩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克企。原籍姑苏(今江苏苏州)。祖父严道通,以医业起家,后来迁居金陵(今南京一带)。永乐(1403~1424年)年间,在太医院学医,后行医,有医名。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生于皮肤上的呈褐色或淡黑色上斑点,约针头乃至绿豆大,略高出皮面。多散发于面、颈或手背等处。治疗可外用风化石灰30克,石硷15克,共为细末,加水少许调成糊状,以签蘸药点靥子上,
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百晬内嗽。详该条。
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法,多用于丸剂或锭剂。可按病情需要,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,如急性扁桃体炎,用山豆根、玄参制成的丸剂;或含后将溶液嚥下,如治肺阴虚证,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之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