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参伍不调

参伍不调

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,不相协调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参伍不调者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医喉科学

    书名。广州中医学院编。本书是在《中医喉科学讲义》(1960年版)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,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。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。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、辨识五味、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、口舌生理特点;从邪

  • 山韶子

    见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韶子,详该条。

  • 缓脉

    脉象之一。一息四至,来去怠缓。若脉来和缓均匀,为平脉;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,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。《脉诀汇辨》:“缓为胃气,不止于病,取其兼见,方可断证。浮缓伤风,沉缓寒湿,缓大风虚,缓细湿痹,缓涩脾

  • 耳溃

    病证名。耳中溃烂有少量脓液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小儿肾经气热,其气上冲耳中,水湿停留,搏于气血而成。发无寒热,不哭不知者,为耳溃,久而不治,恐成耳聋。先以棉球取出其脓,宜红绵龙骨散吹入。”

  • 许道幼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梁代医生。生平欠详。

  • 李仲元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履乾。陕西三原人。研究医书,间或为人治病。

  • 白蜜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为蜂蜜之白色至淡黄色者,详蜂蜜条。

  • 小粒蒿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,为一叶萩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外奇穴

    腧穴分类名。简称奇穴、经外穴,详经外穴条。

  • 肾虚热证

    劳热之一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肾热,极重按至骨乃得,肾主骨也。亥子时尤甚。必兼腰膝脊臂股后痛,耳鸣,遗泄,二便不调,骨痿不能起,……”治宜滋肾养阴。选用滋肾丸、六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