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门冬清肺饮,见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为礜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苏沈良方条。
是升发脾阳,以治脾虚气陷,胃失降纳之法。脾升则健,胃降则和。临床用于劳倦伤脾,胃阳不振,表现为体重肢困、怠惰嗜卧、恶风厥冷、口苦舌燥、饮食无味、食不消化、大便不调等症,用升阳益胃汤等。
解剖学同名器官。见《秘传证治要诀》卷五。为略呈四边锥形的骨腔,眶内容纳眼珠、目系、血脉、经筋等。为眼珠的保护结构。
八会穴之一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:“血会膈俞。”膈俞位居心俞和肝俞之间。心主血,肝藏血,本穴居中,血液聚会,故名。凡血之为病,皆可酌情取用。
病证名。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。见虚火牙痛条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糙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医心方》。即阴道穹窿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生于左臀下摺纹中之外痈。参见外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