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圆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方。栝蒌仁、半夏、山楂、炒神曲各等分。为细末,栝蒌水和丸,每服二十至三十丸,姜汤、竹沥送下。治食积,痰壅滞,咳嗽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即软水黄连,详该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莱菔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风晕,伤风眩晕,恶风自汗,或素有头风而发作。宜川芎散、芎散。”参见眩晕、伤风眩晕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兰台轨范》卷七。即半夏汤第一方,见半夏汤条。
流痰病的一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脾肾两亏,加之劳力过度,损伤筋骨,使腰胯隐痛,恶寒发热,食少形瘦,背脊骨凸肿如梅。初不在意,渐至背伛颈缩,盖肾衰则骨萎,脾损则肉削,但龟背疾已成。”治见流痰条。相当于
即牙出血。齿衄之俗称。详齿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