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德信
【介绍】:
见吴源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吴源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。著有《论述医典释解》。
指食量过大导致的五种病患。敖英《东谷赘言》:“一者大便数,二者小便数,三者扰睡眠,四者身重不堪修养,五者多患食不消化。”
①推拿穴位名。又名阳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食指处。《小儿按摩经·六筋》:“青筋:乃纯阳属木,以应肝与胆,主温和,外通两目。”外热内寒者,掐之,以汗出为度。尚治目赤涩、多泪等。
病名。疫毒邪火炽盛下注膀胱,致膀胱气化不利,则小便,痧隐未透。治宜达邪解毒而利小便。可选用八正散合清咽利膈汤加减。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二五:“石与泥(瘿)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。”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。参见瘿及有关条。
病名。多由心经火毒上冲致上腭肿起,色红疼痛;或有白膜,饮食吞咽有碍;或身发寒热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发于上腭红肿者多起白膜,黄膜者少,有核用针,无核不刺。”治宜泻火、解毒,清热消肿。可选用玄参、连翘、
真阴不足,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。症见头目眩晕、面色潮红、目赤、咽干、喉痛、牙痛等。治宜滋阴降火。
病证名,指小儿夏令发热,软弱而发黄的证候。《卫生宝鉴》:“小儿身体蒸热,胸膈烦满,皮肤如溃橘之黄,眼中白睛亦黄,筋骨痿弱不能行立。此由夏季之热加以湿令而蒸搏于经络,入于骨髓,使脏气不平,故脾逆乘心,湿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