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吴观善

吴观善

【介绍】:

宋代儿科医生。字思贤。祖籍开封,后迁居杭州。世代为小儿医,观善医术更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素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沂条。

  • 舌衄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要诀·诸血门》。又称舌上出血。指血液从舌体流出。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:“心主血脉,而候于舌。若心藏有热,则舌上出血如涌泉。”舌乃心苗,舌本又为肝脉所络,故多因心肝火盛,热迫血外出。

  • 戊己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白芍药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血虚腹痛。

  • 接法

    正骨八法之一,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。接,连接和接续之意。即运用手法或借助器械,使断骨复续,陷者复起,碎者复完,突者复平的方法。

  • 日出

    指卯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……日出甚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
  • 六经标本

    指手足六经的标部和本部。亦称十二经标本。标,一般是指末梢;本,是指根本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能知六经标本者,可以无惑于天下。”十二经以四肢肘膝以下的某些部(穴)位为本,头、面、胸、背的某些部(穴)位为标

  • 头冲

    出《千金要方》。《备急千金翼方》作颈冲,并曰:“一名臂臑。”近人因作臂臑穴别名。

  • 舌木

    病证名。又称木舌系指舌麻木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六:“肝热则舌木而硬。”参见舌痹条。

  • 盘肠生

    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又名推肠生、蟠肠生、盘肠献花、盘肠产、盆肠生、催肠生。过去一般认为产母平日气虚,临产时努挣,浑身气血下注,以致肠随儿下,儿下后肠仍不收。相当于临产时产妇直肠脱出。宋·陈选《妇科秘兰

  • 枣仁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酸枣仁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