嗓
即喉咙。俗称嗓子。详喉条。
即喉咙。俗称嗓子。详喉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秘方》。因素体阳盛,孕后过食辛辣,积热于内,以致带脉失约,任脉不固,发为带下色赤。宜清热凉血安胎。用侧柏叶、黄芩为丸,或用侧柏汤(侧柏叶、白术、丹皮、蒲黄、黄芩)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由于久病、劳倦过度、汗下太过等伤气所致。主要症状为气怯神疲,面色萎黄,言语低微,唇不焦,口不渴,欲小便而解不出,脉细弱。治宜补气为主。肺气不足者,用生脉散。中气不足者,用补
医家以笔记、短文、随笔等形式,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述。
出《脉经》。一指月经不调。二指经闭。
证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又名有应。即疔疮旁再生一小疮,谓之应候。可用针挑破小疮,以泄其毒。疔疮有应候者易治;若旁无小疮者为无应候,亦称无应。其毒甚,难治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注。即大泻刺,见该条。
出《汉书》。①指接生员。俗称稳婆。古亦称看产。②指产科医生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丁香蓼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十二病绝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