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圣心源

四圣心源

书名。又名《医圣心源》。10卷。清·黄元御撰于1753年。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“四圣”。本书阐发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诸书蕴义。卷1天人解,阐述阴阳五行脏腑、精、气、血、营卫经络等;卷2六气解;卷3脉法解;卷4劳伤解;卷5~7杂病解;卷8七窍解;卷9疮疡解;卷10妇人解。是一部包涵中医基础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小便白

    见《明医杂著》。即二便色白。详该条。

  • 贾所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人。字九如。鸳湖(今浙江嘉兴附近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著有《药品化义》一书,后由李延昰(期叔)加以补订。

  • 经外奇穴

    腧穴分类名。简称奇穴、经外穴,详经外穴条。

  • 凉血散血

    清法之一。用于温热病邪入血分,迫血妄行,吐血,便血,或发斑疹等症,方如犀角地黄汤。叶桂《温热论》:“入营犹可透热转气……入血就恐耗血动血,直须凉血散血。”

  • 孟氏杂证良方

    见幼幼集条。

  • 商盖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盖条。

  • 外阴炎

    病名。外阴部炎症,局部皮肤红、肿、热、痛,甚至溃疡,起脓泡,分泌物增多。若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或有皲裂。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。属带下、阴痒、阴疮范畴。宜清肝泻火利湿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外用熏洗药方:苦

  • 小儿涎喘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涎盛而喘急,为痰涎上壅于肺所致。其症以肺脾气虚,腠理不密,外邪所乘,正气虚而邪气盛者为多。《东医宝鉴》:“顽涎者,脾肺所出也,涎则流溢于咽喉,如水鸡之声,喘嗽烦闷,宜抱龙丸……。”发作时

  • 丁瓒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①明代医生。字汝器,号海仙,休宁西门(今安徽休宁)人。世医出身,其先人自宋代即以医为业,其父丁绳于嘉靖初年(十六世纪初)以医闻名。瓒继祖业,亦以医名,临证每奇中,卒年六十岁

  • 猴疳疮

    病证名。又名猴疳。新生儿臀部发红,重者蔓延全身,甚则皮肤发红,随即大片皮肤脱落。《保婴易知录》:“猴疳者,状如圆癣色红,从臀而起,渐及遍身,四周皮脱,中露赤肉,若猴之状,乃胎中毒邪,蓄于肾脏所发。”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