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
穴位名。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详八华条。
阴络,指下部的、属里的络脉。血内溢,指大便下血。大便下血的证候,一般多由于大肠湿热下注,伤及血络,或脾虚不摄,血不循经所致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阴络伤则血内溢,血内溢则后血。”
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从六品上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寒气,则呕吐恶心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四。①指手大指发痈疽。证治同调疽,见该条。②指两手背发痈疽、无头漫肿、聚毒成疮。证治同见手发背,见该条。③腕痈手屈之处结毒。证治同腕痈,见该条。可见《疡科选粹》所指之手疽,泛指手
《医醇賸义》卷一方。藿香一钱五分,苍术、厚朴、砂仁、陈皮、半夏各一钱,茯苓二钱,神曲三钱,竹茹八分。为细末,加生姜汁二匙,冲服。治暑季饮食不节,外感不正之气而致的呕吐。
病名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肿于喉两傍者,为双鹅。”即双乳鹅。详该条。
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