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实内虚
详外痛内快条。
详外痛内快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牛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即黑睛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:“肝木风轮乃青睛。”详黑睛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包诚纂辑。书成于1870年。本书以表格的形式分析黄元御《伤寒悬解》中六经各类病证。颇能提要钩玄,便于审证参考对照。
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甘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即肛漏日久,气血衰败,脓水淋滴者。相当于结核性肛漏或因肛漏失治发展而成者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后顶,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发生于耳廓根部的湿疮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五。又名月蚀疮,月镟疮。由于胆脾二经湿热上蒸,或耳道流脓延及外耳所致。初起在耳后折缝间皮肤潮红,久则黄水淋漓,湿烂作痒,搔破则津血水,甚者耳后折缝裂开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蛇节疔,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J16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颈部外侧,颞骨乳突后下方,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;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。另说“完骨下,发际上一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风池上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的最高官员,主管该院各种行政事务及宫廷医药大事。官阶正五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