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地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的别称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故神藏五,形藏四。”王冰注:“神藏五者,一肝,二心,三脾,四肺,王肾也。所谓神藏者,肝藏魂,心藏神,脾藏意,肺藏魄,肾藏志也。”
六淫之一。详寒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蒺藜散,见该条。
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为冬青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缺盆疽、锁骨疽、发历疽、石疽、历疮。因肝胆二经积热而成。生于缺盆穴(锁骨上窝处)。初起患部肿大如豆,渐大如李,色紫,坚硬疼痛;可伴寒热往来,筋脉拘急,不思饮食,胸腹膨胀,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。即儿枕痛。详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汤衡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著有《十全博救方》1卷。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