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医学正传》。即莲须,详该条。
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又名手丫支、手背丫、手丫毒、丫痈、鸦叉、手丫疔、丫指毒。包括了手背丫及掌心丫。即五指丫处、结毒焮肿,除虎口外,皆同手丫发。证治同手发背条。
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初患之时,眼矇昏暗,并无赤痛,内无翳膜……后亦变为青盲。”为肝肾不足引起的内障眼疾常见之候,宜滋补肝肾,用补肾丸加减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即烫火伤。详烧伤条。
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睥生痰核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脱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486~1700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廷采。祁门(今安徽祁门)人。长于本草,晚年曾以七年功夫,五次易稿,编成《本草蒙荃》一书,用对语体裁对药物产地、性味、采集、储藏、辨别、使用方法等方面,
见《医钞类编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