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清·阎诚斋《临产须知评正》:“在子宫口开全后不破水,卒致胎儿包被囊膜而出者,是曰被膜儿,又曰幸帽儿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鲁珍。上海人。勤于医业,白日应诊,夜览医书,撰有《沈氏医案》等书。
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卷二:“所谓聋者,由水衰火实,热郁于上,而使听户元府壅塞,神气不得通泄也。”听户,系指接受声音的门户,即耳窍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一册方。远志(去心)、茯神(去木)、肉桂、人参、炒酸枣仁、黄芪、当归(酒浸)各一两,炙甘草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五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心劳虚寒,梦寐惊悸。
病势危急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夫子之病革矣。”郑玄注:“革,急也。”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仙渠。嘉庆七年(1802),其父从棲霞(今南京)李芹学小儿推拿,得李氏授《福婴指掌》一卷。松龄自幼得览此书,后又研习《推拿秘书》、《推拿真诀》等书,医术渐精,治婴儿险症常立取功效。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一卷,唐·邵英俊撰,已佚。
病人痛苦呻吟的声音。呿为开口发出的声音,吟为闭口发出的声音,一般声高气粗为实,声低气微为虚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呿吟至微,秋毫在目。”此乃强调医生须明察患者微小的动态变化,那怕是张口或闭口的表现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又名交乳、鬾病、被鬾、中鬾。由“鬾乳”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怀孕乳儿,致令黄瘦,腹大脚软,名曰鬾病。”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其候精神不爽,身体痿
【生卒】:1667~1710【介绍】:清法医学家。字朴斋。盛京广宁(今辽宁北镇)人。曾任湖南提刑。参与校订宋慈《洗冤录》及陈芳生《洗冤集说》等。辑有《洗冤汇编》(1710年),阐述大清律例规定之检验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