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华山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膀胱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儿自初生至七日内外,因胎毒攻发,身生疮者,名曰蓐疮。此症见于头面腿臂等处,并逐渐蔓延,引起患儿啼哭不乳。治宜用黄连粉、青黛香油调涂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葡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痛同消。即三消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。详三消条。
①五脏之一。与胃相为表里。主运化水谷精微,输布全身,供应各方面的需要,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。《类经》卷三:“脾主运化……五味入胃,由脾布散,故曰五味出焉。”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,故称为后天之本。又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毛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