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封君达条。
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气关。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金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舌缩短不能言,名曰阴强之症。”“舌者,心之官也……心病者,舌卷短,颧赤”(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)。参见舌卷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仲光,号澄观。浙江嘉兴人。撰有《仁端录》十六卷,后经其弟子陈葵加以删定,为论痘疹的专书。主要论述治痘方法,主张按五脏所主及经络传变,观形察色而诊治,并附治疹之法。其所述治痘之法着
病名。即患缠喉风以颈项肿大等外症为主要表现者。又名阳毒喉风。多由火毒上冲所致。症见咽喉红肿疼痛,甚或肿连腮项,胸闷气促,目睛外突,寒热大作。清·程永培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阳毒喉风身发热,肿连头项目睛突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没药,详该条。
见踝骨条。
即膜原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此言陷于肉肓,而中气穴者也。”详膜原条。
古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十二:“蜈蚣漏其根在肺。”属瘰疬漏之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