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。亦名带下赤候。指从阴道流出淡红似血非血的粘液,淋沥连绵不断,称为赤带。多因忧思积伤心脾,肝郁火炽,灼伤冲任带脉所致。治宜扶脾气、清肝火。方用清肝止淋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:
出《脉经》。亦名避经、周经。指月经周期一年来潮一次者,不属于病症。与经闭不同,但临床较为少见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蒟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纸纴子。见该条。
即黑睛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:“肝木风轮乃青睛。”详黑睛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芫荽子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古针具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小针之要,易陈而难入。”意同微针,见该条。
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轻浅单纯的病证,可逆其病气而治之。如寒证用热药,热证用寒药。参见正治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补骨脂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