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牵引、相拉。形容因一处疼痛而牵引及其他部位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,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,或腹痛引阴股者。”②收引。拘急挛缩症状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寒收引。”③引出、拔出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、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中之引针,即针刺完毕,慢慢地拔出针。④领、导引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以引胁下。”即导引气下行而缓解胁痛。又中药方剂中称所谓引经药或起调和作用的药为引子、引药,也就是使药。⑤惊风八候之一。《古今医鉴》:“……引者,臂若开弓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楗骨

    又名髀骨。俗称大腿骨。即股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大楗骨,一名髀骨,上端如杵,入于髀枢之臼,下端如槌,接于骨。”

  • 大力薯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服饵

    指食丹药。《魏书·裴伯茂传》·豁情赋序:“余摄养舛和,服饵寡术,自春徂夏,三婴凑疾。”

  • 经闭腹大如鼓

    病证名。指经闭后腹部增大如鼓,形似怀孕。其病因较多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月经二三月不行,腹大如鼓,人以为有孕。一日崩下,其血内有物如虾蟆子,昏迷不知,体弱形瘦者不治,若体盛者,急投十全大补汤。”此证相

  • 一帆青

    见《质问本草》。为蜘蛛抱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喉治法抉微

    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。

  • 大衄

    病证名。①指口、耳、鼻皆出血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。又名鼻大衄。详见该条。②指九窍同时出血。《血证论》卷二:“大衄者,九窍出血之名也。此非疫疠,即中大毒。人身止此九窍,而九窍皆乱,危亡之证,法在不治。

  • 花斑毛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即斑蝥,详该条。

  • 拉拉藤

    ①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猪殃殃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苏野生植物志》。为葎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羊起石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阳起石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