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小儿久痢不止而致身体羸瘦的证候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九十三卷:“夫小儿久痢羸瘦者,由因乳食不节,脏腑风挟疳气,肠胃冷热不调,变为下痢,经久不差,则脾胃虚弱,谷气减少,气血不荣,故肌体羸瘦也。”治宜
妇女怀胎一月之称。北齐·徐之才《逐月养胎方》:“妊娠一月名始胚。”
见《实用中草药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古代对于重要文献,辄刻于玉版之上,以示珍重。篇名《玉版》,亦是珍重之意。本篇主要讨论了针刺的若干禁忌问题。例如痈疽毒内陷脏腑及其他诸病的逆象,均不宜刺。并指出针虽细物,若用之不当,只能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太阳主三阳之表,处于最外围,故为开。
病证名。指正虚所致的呃逆。《证治汇补·呃逆》:“虚呃,气不接续,呃气转大,脉虚无力。”因中气虚所致者,宜六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,甚则十全大补汤;因脾胃虚寒所致者,宜丁香柿蒂散、理中加丁香汤,或温胃饮加丁
出《痘疹心传必效良方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天葵,详该条。
即捻子的俗称。因其形如钉状,故名。见捻子条。
见大观本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