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辨证录》卷四方。白芍药、玄参、麦门冬各一两,生地黄五钱,甘草、荆芥各一钱,白芥子二钱,茯苓三钱,半夏八分,陈皮五分。水煎服。治火郁少气,胁、腹、胸、背、面目、四肢填塞愤懑,时而呕逆,咽喉肿痛,口干舌
症状名。指火郁于内,而见神志昏乱,心神不宁,惊惶不安状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禁鼓栗,如丧神守,皆属于火。”
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疠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咽喉急症秘书》。认为是肺家之病,吃汤饮食俱要抢呛出,治须润肺疏风降气之剂。参见还食风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水胡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又称断泄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十九。详断泄条。
八风之一。指从南方来的风邪。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:“风从南方来,名曰大弱风,其伤人也,内舍于心,外在于脉,气主热。”
证名。指痢下赤白粘冻。出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。《儒门事亲》卷四:“夫下利脓血,腹痛不止,可用调胃承气汤,加生姜、枣煎,更下藏用七八十丸,量虚实加减,泻讫,次用长流水调五苓散五七钱,或加灯心煎调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。即无比散,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