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

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

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。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“循经性疼痛”;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、冷、热、痒、酸胀、蚁走样、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“循经性异感”。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,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,多数具有发作性特点。发作一般可持续3~5分钟,也有持续几个小时的。发作从体表上恒定的一点开始,以一定的宽度(1.5~3.0cm)和速度(10~40cm/s)循经走行,有近半数可达本经脉全程。发作时,可伴有循经脉所过肢体的不自主运动,或所过部位内脏的危象。有部份症例可出现压迫阻断现象,或在发作后遗留有循经感觉障碍带或多节段组合形式的感觉障碍区。这种感觉障碍带也出现在诱发性循经感觉病的患者身上,称为诱发性循经感觉反应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善变

    指动作多变,辗转不安的症状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饱则善变。”

  • 口唇

    解剖名。出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。即唇,亦作唇口。唇之色泽具诊断意义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:“唇口焦红者吉,唇红者主烦躁渴饮,唇燥裂者是脾热,唇口俱肿赤者是热极……,唇青者主血虚脾寒也……。”参见唇条。

  • 何曾

    【生卒】:198~278【介绍】:魏晋间官吏,兼通医学。陈周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曾任魏司徒及西晋丞相,穷奢极欲,纂有《食疏》,已佚。

  • 交径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行胫相交。小儿生下,一脚或两脚不能直伸,至步行时,两脚相交,举足则外出,下地则内入,为先天性胫骨畸形。

  • 王惟一

    【生卒】:约987~1067【介绍】:宋代著名针灸学家。又名王惟德。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,殿中省尚药奉御。1023年(天圣初年)奉命编修针灸书,他对古医书有关针灸的记载和针灸图详加考订,将历代医家对针灸

  • 七层楼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尾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灰黑舌尖

    舌尖灰黑,中渐红至根,是胃有食滞、胸膈热盛之候。宜缓下调胃。若里结已成,当通里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关梁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金门,见该条。

  • 马明退

    出《儒门事亲》。为蚕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万筐

    【介绍】:明儿科医家。字恭叔。继家学,於1480年由江西南昌客居湖北罗田,医术大行。尝剖析钱乙、陈文中治痘之别。取无伐天和,无翼其胜之义。以精于痘科诊治而闻名。子万全,承家学,搜其平日医论,编入《万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