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鼓子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千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千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①指舌。《赤凤髓》:“诀在闭兑目,半垂帘,赤龙头胝上腭。”②指妇女炼气功引致性征变化的现象。《悟真篇注》:“其经水自绝,乳缩如男子,是谓赤龙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武官。字飞态。关中(陕西)人。根据《本草纲目》中所收载的方药,“类而聚之,群而分之”,编成《方以类聚》50卷。
医疗保健体育著作。1卷。清·张映汉撰。刊于1823年。作者介绍用自我按摩方法,由脐下(丹田)开始,按照头部、胸腹、上肢、背部、下肢的顺序结合经络经穴的位置与主治,依次操作。所用手法主要有搓、揉、挖、捏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筋性刚劲而坚韧,有约束骨骼的功能。
又名金水相生。是同时治疗肺阴虚和肾阴虚的方法。症见咳嗽气上逆、咳血、音哑、骨蒸潮热、口干、盗汗、遗精、腰痠腿软、身体消瘦,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用沙参、天冬、麦冬、玉竹、百合、生地、熟地、女贞子、枸杞子、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小飞扬草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齿龄乃睡中上下齿相磨有声,由胃热故也。”即齘齿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承扶,见该条。②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大赫,见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傍针刺(《针灸甲乙经》称傍刺)者,直刺傍刺各一,以治留痹久居者也。”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。其法在患处正中刺一针,旁边刺一针。因其正、傍同刺,故名傍针刺。
出《外科备要》卷中。即蝼蛄疖。破后形似蝼蛄串穴,故名。详蝼蛄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