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清·颜筱园《眼科约编》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。即肘骨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上搭手。见该条。
①骨名。又名后山骨、玉枕骨、乘枕骨、后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②窍阴(头)穴之别名,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乳突后上方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僧。德兴(今江西德兴)人。精通医术,武宗(1308~1311)时为太医。
肩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其支者,从髎内左右,别下贯胛。”
人体部位名。髀指股部,阳指外侧。大腿外侧称髀阳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以下循髀阳。”
即出针的俗称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:“钉翳根深,由心肝留热,致目疼生翳,久则如银钉头入黑睛。……宜石决明散。”即钉翳。详该条。
出《幼科金针》。即小儿积证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