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拯济换骨丹

拯济换骨丹

医垒元戎》方。槐角子、人参桑白皮苍术白芷何首乌蔓荆子威灵仙防风各二两,五味子苦参香附川芎各一两,麝香冰片各二钱。为细末,另用麻黄(去根节)十斤,水煎去滓,熬膏和丸,每两作十丸,朱砂为衣,每服一丸,先捣碎,酒一盏浸一夜,食后服,神清无睡,是药之验,再服须隔五天。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不仁,言语蹇涩,或骨痛连髓,或痹袭皮肤或中风涎潮,不语,精神昏涩,行步艰难,筋脉拘急左瘫右痪等一切风疾无汗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贞颐

    【介绍】:见杨时泰条。

  • 惊风七绝

    惊风危候。《丹台玉案》卷六:小儿惊风,爪黑者为肝绝,泻黑血者为心绝,日多盗汗者为胃绝,忽作哑声为肺绝,咬人者为骨绝,眼半开半合者为肾绝,口鼻干黑者为脾绝。

  • 倪涵初治疟第二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生首乌三钱,陈皮、柴胡、茯苓、黄芩各八分,威灵仙、白术、当归各一钱,知母、鳖甲各二钱,炙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三片,井、河水各半煎,并加无灰酒再煎一滚,空腹

  • 五脏郁证

    指脏腑本气郁结所致的病症。《证治汇补·五脏郁症》:“有本气自郁而生病者,心郁昏昧健忘,肝郁胁胀暖气,脾郁中满不食,肺郁干咳无痰,肾郁腰胀淋浊,不能久立,胆郁口苦热,怔忡不宁。”详心郁、肝郁、脾郁、肺郁

  • 至宝三鞭丸

    南宋宫廷御用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鹿鞭、海狗鞭、蛤蚧、海马、广狗鞭、鹿茸、人参、青花桂、沉香、龙骨、阳起石、覆盆子、补骨脂、桑螵蛸、菟丝子饼、远志、淫羊藿、蛇床子、牛膝、川椒、白芍、当归、冬术、茯

  • 八纪

    指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八个节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天有八纪。”

  • 金疮痉

    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六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胁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又名穿胁痈、胁疮。指生于胁部的痈。由肝胆经郁火而成,多发于体虚之人。此证易发于软胁部,初起如梅、如李,逐渐长大,色红焮痛,易脓易溃,脓多稠。治宜解郁泻火,服柴胡清肝汤;或用地

  • 狗脚刺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躁切

    急躁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气扬,其用躁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