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官阶从七品。
痈疽五善之一。精神清爽,声和舌润,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,动息自宁者为心善。《外科正宗》:“心善精神爽,言清舌润鲜,疮疼兼不渴,睡醒得安然。”
见《本草推陈》。为番杏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杜本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生骑缝中间,层层叠起,干燥无水,只痒而不肿痛。”相当于赘皮外痔或肛门部瘙痒性皮肤病。参见外痔及痔漏薰洗法。
①见《益都方物略记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。②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蛇根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书名。著者不详,宋·王道为之注疏。全书分三十三卷,内容专论炼丹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又名一号黄药、大黑头草、垂花香薷。为唇形科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.W.Smith的地上部分。分布云南。辛,凉。清热解毒,止咳。①治炭疽病,流行
押手法之一,亦称爪切押手法。是以左手拇指指甲切压于穴位旁,以便右手持针刺入的押手方法。多用于短针进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