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日晒疮

日晒疮

病名。由于酷日曝晒所致的皮肤疮疡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九:“三伏炎天,勤苦之人,劳于工作……受酷日曝晒,先疼后痒而成疮。”其症在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斑、肿胀,甚者发生水泡,灼热、瘙痒、刺痛,轻者一两天逐渐消退,脱屑而愈、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。治宜清热消暑解毒。内服香薷饮青蒿饮。外搽柏黛散。相当于日光性皮炎(包括多形性日光疹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风赤

    证名。系指因风所致流泪及眼睑红赤的证候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风热在内乘肝,其气外冲于目,故见风泪出,目睑皆赤。”

  • 脾阴

    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(包括血液、津液等)。②指脾脏本身,与胃阳相对而言,脾脏为阴,胃腑为阳。③每脏皆有阴阳,脾阴与脾阳相对而言。

  • 女子赤白沥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甲乙经》。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。详赤白带下条。

  • 山姜黄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蓬莪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青缸花

    见《外科正宗》。为青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踏法

    正骨法。出《陈氏秘传》。适用于肩关节脱臼的整复。以左肩关节脱臼为例:令患者仰卧,医者坐患者左膝之侧,曲其左足,踏着患者左腋下,用带缚患腕上部,系于医者腰间,然后医者扶平患者之肘,起身向后仰,徐徐拔伸患

  • 脾病

    指脾脏的各种病证。脾司运化,主四肢肌肉,统摄血液,为气上生化之源,开窍于口。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。多由饮食劳倦所伤,脾失健运,水湿不化,或脾阳虚衰,中气下陷所致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身重,善

  • 假荔枝

    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齿龋注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齿龋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野佩兰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野马追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