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时方歌括

时方歌括

方书名。2卷。清·陈念祖撰于1801年。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,分宣、通、补、泄、轻、重、滑、、燥、湿、寒、热十二剂,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,间引李中梓柯韵伯等医家诸论,选方切于实用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治病必求于本

    治则术语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治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,也就是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,才能确定治法。例如同是发热的证候,其原因有六淫外感、七情内伤以及痰、食、劳怯、虫疰等的不同,有阳盛发热、阴虚

  • 藤五甲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走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舌痛

    证名。见《中医临证备要》。由火热上炎所致者。症见舌上起红刺,舌痛而难举。治宜清热泻火。用黄连解毒汤、导赤散等加减。由阴液伤者,症见口舌干燥而痛,或舌光剥。治宜养阴清热。可选用甘露饮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

  • 脾约

    病名。便秘的一种。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约,约束之意。这里指脾虚津少,肠液枯燥以致大便艰涩难出的病证。《注解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》:“胃强脾弱,约束津液,不得四布,但输膀胱,致小便

  • 卞大亨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字嘉甫。祖籍泰州(今江苏泰州),由乡举入太学。1127年(靖康末年),迁居江南,被荐为怀宁(今安徽潜山)主簿,不久隐居象山,自号松隐居士。好养生术,通晓医书,编《

  • 上消

    病名。消渴的一种。又称膈消、消心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消渴论》:“上消者上焦受病,又谓之鬲消病也。多饮水而少食,大便如常,或小便清利,知其燥在上焦也。”本病以大渴引饮为主症,或见小便甜。多因心肺火炽

  • 经行声瘖

    病证名。即经行音哑。详该条。

  • 雄黄藜芦散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四方。雄黄、鳖头(煅黄色)、轻粉各一钱,藜芦二钱,冰片二分。为细末和匀,先用芎归汤第二方熏洗患处,随后搽药。治阴挺。

  • 兔子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唇萎

    证名。指口唇萎废。可由瘀血内停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:“病人胸满,唇萎、舌青、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,无寒热,脉微大来迟,腹不满,其人言我满,为有瘀血。”亦可见于脾气衰竭者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