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龙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《济生方》卷四:“健忘者,常常喜忘是也。”即健忘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下肢踝以下部分,由踝、跖、趾组成,上接胫。
见幼科发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疟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疟积,疟疾不善调理而成积,经汗吐下日久,荣卫亏损,邪气伏藏胁腹,结为癥癖,坚痛,名为疟母也。宜常山、鳖甲、三棱、蓬术、草果;方用十将军丸、鳖甲丸、
病在下焦及服补养药、补肾药、驱虫药均可在饭前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药而后食。”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麦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诊法。详十度条。
是插入疮内的细药条(药粉加米糊制成线条),有腐蚀作用。用于死肌、顽肉、瘘管及不知痛痒的疮疡,插药往往用剧毒的矿物药,应注意选择适应证,细心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