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聋聩不可使听。”韦昭注:“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,生而聋曰聩。”相当于先天性耳聋。
病证名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尘埃入目。详该条。
太阳腑证之一。详伤寒蓄水证条。
《奇效良方》卷五十七方。石决明、五味子、菟丝子(酒浸)各一两,山芋、知母、细辛、熟地黄各一两五钱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腹米饮送下。治肝虚血弱,两目昏暗。
指膝关节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膝解为骸关。”
推拿穴位名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》:“鬼胀穴,在后腿肚旁。”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甴甲,广东方言,指蟑螂。甴甲草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津液受伤。一般指热性病过程中,由于高热,出汗过多,或感受燥邪,肺胃津液耗伤而出现的证候。如肺津受伤,则见干咳无痰、或痰少带血丝、鼻干咽燥、喉干痛。胃津受伤,则见烦躁、渴饮不止、咽干口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