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汤卿

李汤卿

【介绍】:

元末医家。与刘完素、三传弟子王青字同时,学宗刘完素、张子和,尤重经络运气学说。创轻、清、暑、火、解、甘、淡、缓、寒、调、夺、湿、补、平、荣、涩、和、温十八剂。于病证立名,不循旧说。撰《心印绀珠经》,述经络、运气脉法、病证、伤寒及方药等。后世评其书“微而臧,约而达”,足见其简明实用。朱之父传其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藁耳实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苍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辨证求是

    综合性医书。5卷。清邹承禧撰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。卷1妇儿例,卷2真字例,卷3风暑例,卷4古人转手例,卷5考订药味机窍、新方药窍等内容。作者撰写此书,参阅医籍文献不下数百种,并附张仲景、叶天士

  • 疟黄

    病名。亦称疟后黄。指患疟疾所致的发黄。即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贫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疟黄者,面色萎黄,憎寒壮热,头痛不止,口干多渴,四肢羸瘦,不能饮食,或好或恶,进退不定。”治宜截疟为先,如恒山

  • 香砂平胃丸

    见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炒苍术、炙厚朴、橘皮各2.5千克,木香、砂仁、甘草各0.5千克。为细末,水泛为丸,滑石为衣,每服6~9克,日二次。功能和胃止呕,顺气健脾。治脾虚伤食,胃脘不和,呕吐恶心,倒饮

  • 张卿子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遂辰条。

  • 淡红纹

    指纹淡红,隐而不露,多属虚寒。

  • 四叶黄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大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养阴派

   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
  • 胎生青记

    婴儿出生时,往往在骶骨部、臀部、四肢或头部,出现大小不等、形态不规则的青色斑块,俗名青记,或胎记。可于儿童期渐渐消失于无形,但亦有终身遗留者,不需治疗。

  • 下燥治血

    叶桂治疗下部燥证的经验。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久病损及下焦肝肾之阴,每致虚火时炎,症见咽喉干痛,痰中混血,昼凉夜热,宜养阴滋肾,金水并调,用西洋参、玄参、生地、麦冬、百合、阿胶等药。肝肾阴伤、液燥生风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