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梦泄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鲜参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别直参,详人参条。

  • 槐嫩蘖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槐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灰草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唇疮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唇胗、唇疡。①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脾胃有热气发于唇,则唇生疮。”可流黄水,或痒或痛。治宜清解脾胃郁热。内服泻黄散加减,外以黄柏、野蔷薇根等分为末,水调敷唇部,或熬汁浓缩成膏涂搽。②由伤

  • 王母牛

    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如金解毒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方。桔梗一钱,甘草一钱半,炒黄连、炒黄芩、炒黄柏、炒栀子各七分。水煎,分作十余次服,徐徐呷之。治肺痈。

  • 桐木皮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

  • 熛浆疮

    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熛疮。见该条。

  • 松果

    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松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杨木接骨

    古代正骨手术之一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一。用于粉碎性骨折,骨断端因缺损不能相接。用杨木代骨植于两断端之间,作为桥梁,使之接续生骨愈合的治疗方法。1958年开展中西结合群众运动时,曾用动物试验方法,验证杨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