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七:“凡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,如鸡鸭肝,与血俱下者,蛊痢也。此由岁时寒暑不调,湿毒之气,袭人经脉,渐至藏府,毒气挟热,与血相搏,客于肠间,如病蛊注之状,故名蛊痢也。”蛊毒下痢,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履贯欠详。撰《瘅疟备急方》1卷,佚。
见《湖南民间药物资料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要诀·脚气》。即足心痛。参见该条。
小儿推拿手法名。详猿猴摘果条。
书名。12卷。元·王好古撰。作者初撰于1291年,后原稿佚失,经追忆“十得七八”,复刊于1297年。此书以十二经为纲,首述伤寒,附以杂证。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,参酌补充张元素、李东垣等治法,选方采用《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即凤眼草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手背侧,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指蹼缘稍后之赤白肉际处。主治疟疾。斜刺0.5~1寸(图92)。图92
见外科百效全书条。